苹果税背后的反垄断博弈更重要
一年最重要的iPhone新品发布会召开前夕,比新品引发更大关注的,是微信和iPhone二选一的极限拉扯。
有传言称,苹果加大了对腾讯、字节跳动的施压力度,要求两家公司配合封堵微信、抖音的支付漏洞。倘若不修补漏洞,苹果App Store将拒绝微信和抖音后续上架更新。
类似的极限“二选一”经常在苹果与国内巨型App之间上演。近年来,苹果在应用分发、支付等层面,和国内巨型App将呈现更复杂的竞合关系。
比如,在封闭的苹果系统,微信小程序实际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用户可以不用下载App,就获得一款软件的功能服务。小游戏甚至可以绕开苹果支付接口,直接在微信内提供付费充值功能,从而逃避“苹果税”。
触及利益,谁也让不了一点。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不再,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的互联网巨头,大家对于高额苹果税愈加不满,围绕苹果税的博弈不断升级。
苹果的算盘大家都能算明白。全球硬件销售整体疲软进入下行通道,苹果也未能独善其身。相比硬件收入下滑,软件服务成为苹果重要的增量板块,是iPhone销售之外苹果最赚钱的业务。
腾讯的账本更是实打实摆在面前。在移动游戏市场收入增长几乎停滞的情况下,微信小游戏月活5亿,为微信贡献15%的广告收入,是过去几年增长最为迅速的品类。
所有的二选一的极限拉扯,都源于彼此最在意的“护城河”。苹果税之于苹果,避开苹果税之于微信小游戏,皆是如此。
天下苦“苹果税”,在于苹果手机凭借封闭系统成为独立地带,单方面约定的“苹果税”。这是否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垄断,不仅在行业内争议不断,也引发了各国监管层关注。
在知识产权层面,苹果税确有“合规”的一面。从法律而言,“苹果税”在存在合理性上并不占劣势,因为苹果公司有权基于知识产权获得报酬。
在征收对象上,苹果税表面上虽然是对开发者抽成,但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最终转移给消费者。苹果税没有直接面向消费者,但未能改变其触动消费者利益的事实。
苹果税的垄断之嫌,在一些具体案例上被坐实。上半年,苹果阻止Spotify和其他音乐流媒体服务向用户告知其他支付选项,被欧盟反垄断部门认定为非法,吃到了18亿欧元的天价罚单。
关于苹果税是不是垄断,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议题。
佣金抽取是否合理,支付方式是否受限,不仅涉及苹果公司与开发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还触及到市场竞争、鼓励创新、消费者权益和法律监管等多个方面。
这个全球性议题中,从“苹果税是不是垄断”出发,封闭的系统不断走向开放和App降价一定是大趋势。
眼下,AI时代已经到来,旧有的软硬件生态均面临变革,科技公司、芯片厂商、手机品牌、开发者之间的关系随之变化。
无论是腾讯字节还是普通开发者,通过反垄断法的博弈,促使苹果降低苹果税,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店,让消费者可以选择更低的费用渠道,或许是“反垄断”博弈最好的成果。
(来源:中国商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