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上半年净利润下滑99.9% 中国区变相裁员减薪
亚洲最大美妆巨头资生堂“光环不在”。由于2024年上半年销售和利润表现不及预期,资生堂股价连续两天大跌15%,2个交易日市值蒸发5200亿日元。值得一提的是,转型期的资生堂启动了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这些举措给资生堂带来了巨大的争议。
中国市场拖累资生堂
8月7日,资生堂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显示,1-6月份,资生堂净销售额5085.36亿日元,同比增加2.9%;营业亏损27.28亿日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136.32亿日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00万日元,同比减少99.9%。
从品牌来看,资生堂集团旗下部分主要品牌的销售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SHISEIDO、NARS、IPSA等产品线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下滑6%、7%、23%。
作为资生堂海外第一大市场市场,中国市场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316.7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49亿元),同比微增0.8%;中国核心营业利润为4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同比下滑10%。中国大陆的门店销售额下降10%—15%。资生堂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发生变化尤其是前往海南岛的中国游客的节约意识增强。而资生堂首席财务官广藤绫子表示,“整个市场陷入了价格竞争”。资生堂管理层认为是“核废水事件”导致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并表示,全公司将共同应对旅游零售业务和中国业务的减速”。
针对中国市场,资生堂方面表示将根据对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和市场实际情况的适当了解,进一步强化对策,以尽快制定和实施提高中长期盈利能力的额外措施。
中国区变相裁员被指“不体面”
笼罩在业绩连续下滑阴影中的资生堂启动了换帅举措。7月30日,资生堂宣布前任中国区CEO、现任集团社长藤原宪太郎担任集团总裁兼CEO,2025年1月1日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应对业绩下滑,资生堂启动的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继2024年年初资生堂已公布日本1500名员工“提前退休”方案引发关注之后,近期资生堂中国因为“变相裁员”深陷舆论风波。
近期,不少自称“资生堂员工”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控诉资生堂“强制员工待岗”,不少人吐槽资生堂中国强制要求一线员工换签劳动主体,如果补签就强制待岗,甚至包括孕妇。
而针对“强制性换岗、员工无限期待岗”等舆情,资生堂中国已于近日对外回应。资生堂中国表示,为了不断巩固业务基础并部署未来发展,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SCH”)于2024年成立了资生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简称“SCS”)。新公司是资生堂中国的全资子公司,系外商独资企业,聚焦线下业务以加码推动可持续增长。
目前,绝大部分业务合同和员工劳动合同已完成转签,新公司已正式投入运营。相应的,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线下业务已基本停止,并不再设置相关工作岗位。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此次转签涉及大约1300名资生堂中国员工,但争议仍在继续。部分员工指出,转签之后待遇出现下降,比如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从12%下降到了5%。
资生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则通知,如果相关人员在8月份之前没有转签,则8月份无须到岗,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支付基本工资,9月份起将根据员工工作地的工资标准支付生活费,且持续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一名资生堂老员工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资生堂的这次处理方式不够体面,伤透了老员工的心,公司提出不转签就待岗拿底薪,整个过程中跟员工自始自终没有任何协商,均为强制执行,“说实话确实很寒心,没想到结果是这样。”
今年以来连续两场裁员风波,只是资生堂转型阵痛期的“冰山一角”,资生堂近期表示,今年11月底将公布包括根本性对策在内的新经营战略,这些举措能否扭转颓势仍是未知。
(来源:中国商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