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 中国居民膳食越来越健康多元
2023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在当天举办的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以下简称活动)中,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管饱”“管够”的情况下,被称为“副食”的粗杂粮、肉蛋奶、蔬菜、水产品等正在成为新的“主食”。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我们能吃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多样。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我们将认真落实大食物观,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核电钟声国际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辨认五谷杂粮。(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需求多样化,食物来源的途径多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在耕地之外,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刘焕鑫在活动中表示,“我们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积极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发展现代化设施种养业,探索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
当前人们的食物结构正由以粮食消费为主向食物多样化方向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粮食食用消费量呈平稳略降趋势,其中口粮(稻谷和小麦)食用消费量将在2032年降至2.38亿吨,年均下降0.5%。原本被称为“副食”的肉蛋奶、蔬菜、水产品等日渐成为新“主食”。
人们需要更多的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饲料粮、工业用粮的消费量显著增加。如何让动物吃好的同时做到节粮,全国畜牧总站相关负责人“在线支招”。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饲用粮消费量达2.34亿吨,比上年增长1.8%;工业消费量达1.28亿吨,比上年增长0.9%。全国畜牧总站相关负责人认为:“如今全国都在大力推广次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我们运用一些技术将饲料当中豆粕的添加量从16%下调到12%,经过两年的示范和推广,数据测算为全国节省了1400万吨大豆,既让动物吃饱吃好,又达到了节粮的目的。”
在大食物观背景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粮仓”。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鱼种培育,到深远海养殖,我们已经在海洋中建立了新的养殖空间,完全能为百姓餐桌补充更多的优质蛋白。”
膳食结构调整,粮食的标准更高了
人们的消费观念正从“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健康”转变,饭碗里装的食物也越来越健康、安全。
在大食物观下,粮食的标准更高了。相关数据显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管理的粮食相关标准达672项,其中,国家标准386项,行业标准286项,基本覆盖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已基本建成。
为向市场供应更高标准的粮食产品,粮食行业的企业们也在利用科技尽可能多地把有限的产出转换成食物和营养。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80后新农人魏巧种的每一块田,都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凭借二维码背后的农田数字化技术,一个人可以管护300—500亩农田,“扫码”就可以耕种万亩良田。魏巧算了一笔账,与传统耕种方式相比,利用数字化技术,用工减少四成,农药减少两成,亩均效益能增加近三成。
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秦丽敏切身体会到了“优粮优价”给种粮人带来的效益。富硒黑小麦、绿小麦等深加工后的面粉比市场上的普通面粉价格高出数倍、富硒小麦加工成面粉后全部供应上海市场……秦丽敏与1100多户村民签订了粮食种植协议,不仅让优质杂粮有了品牌,还将更多的村民嵌入这条粮食加工的“价值链”。
“发展粮食产业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大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刘焕鑫表示,“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培育粮食产业集群。”
我们的饭碗也装着“中国智慧”
“中国正在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理代表谢赫·阿哈杜扎曼在活动中强调,“我们期待中国发展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加创新、更可持续的粮食产业。这不仅将造福于中国人民,还将为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积极进展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第一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提升,连续19年丰收,且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
在储粮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四合一”储粮技术在国有粮库被普及应用,大型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储藏周期粮食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总体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同时,全国已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全覆盖。我国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数量大幅下降,损失损耗率明显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饭碗里盛好粮,粮食安全成色更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优质粮食增加超过5000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00余亿元,推动形成了“种粮农民种好粮、收储企业收好粮、加工企业产好粮、人民群众吃好粮”的优质优价粮食流通体系。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珍惜和用好水这个‘生命之源’ ‘粮食之本’;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强化粮食执法监管,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切实做到‘不让任何人掉队’。”刘焕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