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为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消费者在超市选购蔬菜。(图片由CNSPHOTO提供)
GDP同比增长好于市场预期
此前,多家机构预测三季度GDP增速在4.4%至4.7%区间,此次公布的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三季度GDP增速为4.9%,比二季度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去年对比基数抬升的原因。从环比增速来看,1.3%的增速比二季度高出0.8个百分点,增长持续恢复向好。
从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3%,向下拉动GDP0.7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外部环境给中国外循环造成的压力仍存,稳外贸应该是最后一个季度乃至2024年的一个重点工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资保持平稳增长。近一段时间,国家已出台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未来这些政策将进一步落地,也期待更多更细化政策出台。
今年年初,我国定下了GDP全年增长5%左右的目标。随着前三季度数据的出炉,据初步测算,如果要达到预期目标,第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刘春生认为,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应该能够达成,预期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还可能进一步回升。华金证券首席宏观及金融地产分析师秦泰认为,中国经济已开始筑底向好,在低基数以及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的拉动下,全年GDP同比实际增速预计可达5%左右。
服务消费增长可持续性强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服务消费在加快,且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提升。盛来运表示,自经济运行恢复常态以来,受益最大的是服务业,尤其是接触型服务业。出行大量增加,餐饮火爆,现在服务消费反弹和恢复得较快。
今年双节假期数据反映出服务消费市场的火热。文旅部数据显示,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8.26亿,同比增长7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受居民出行及旅游消费火热带动,国家税务总局调研数据显示,假期餐饮住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5%,其中旅游饭店收入同比增长1.3倍。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前7天,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
盛来运认为,四季度消费会延续前三季度的恢复向好态势。我国消费潜力比较大,人口规模也比较大,再加上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我国总的消费趋势是向好的。
“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培育消费能力是关键,我们还要继续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持续提升居民收入,确保消费基础作用和规模优势能够得到更大发挥。”盛来运表示。
房地产行业调整有利于后期发展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条比较长,对经济的增长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房地产行业现阶段表现,盛来运表示,我国房地产业从2003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始到2020年,将近20年时间,房地产持续高增长。但是,像其他产业一样,房地产行业不可能总是高增长,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出现调整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调整是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和结构优化的,尤其是有利于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以现在的调整有利于后期的发展。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到今年,央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的优化政策。从目前实施的初步情况来看,积极效应已经显现,多项数据降幅收窄或转正。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今年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量合计数据转正,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数据环比改善。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当前房地产数据总体处于筑底弱复苏态势。总结今年1—9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各类指标尤其是销售端指标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进一步说明既有政策效应积极释放,也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销售数据的单月指标、销售数据的回笼情况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恰恰说明各地购房政策积极到位,降低了购房成本,激活了合理住房消费需求。而随着销售端的回暖,企业资金状况也有改善的空间和可能。总体上预期行业进一步向好,朝着平稳健康发展的方向演进。
盛来运认为,房地产持续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强的支撑。城镇化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从这些基本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基础。